【财新网】(记者 黎柳茜)近日,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发布巨额业绩预亏公告,这些公司集中“爆雷”是由商誉减值披露政策调整引发,背后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步入调整期。“还没过几年好日子,新能源汽车已经快要成‘夕阳产业’了。”一名从业者向财新记者感叹。
2009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足300辆,到2018年短短十年间已暴增至127万辆。近十年来,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撬动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,资本与产业相互促进,2015年起,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。
【财新网】(记者 黎柳茜)近日,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发布巨额业绩预亏公告,这些公司集中“爆雷”是由商誉减值披露政策调整引发,背后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步入调整期。“还没过几年好日子,新能源汽车已经快要成‘夕阳产业’了。”一名从业者向财新记者感叹。
2009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足300辆,到2018年短短十年间已暴增至127万辆。近十年来,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撬动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,资本与产业相互促进,2015年起,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。
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,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、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。
¥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
限时优惠,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
责任编辑:贺信
版面编辑:许金玲
Electric Vehicle Makers Choke on Overpriced Purchases
2019年02月05日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如有意愿转载,请发邮件至hello@caixin.com,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,方可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