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1528字,订阅读者尊享
【财新网】(见习记者 肖莹)
中国正在兴起一股跨界造车风潮,但主管部门却暂停了纯电动乘用车资质审批,今后调整方向也未明确,这让走向量产的初创车企陷入尴尬。
中国汽车行业实行准入制,造车资质等同于“入场券”。2015年6月,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《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》,为纯电动乘用车开辟单一资质,意在降低投资门槛,鼓励社会资本进入,借助行业外力量引发“鲶鱼”效应。政策刺激下,社会资本投资热情高涨。汽车产业链内外数十家企业先后公布造车计划。
本文1528字,订阅读者尊享
【财新网】(见习记者 肖莹)
中国正在兴起一股跨界造车风潮,但主管部门却暂停了纯电动乘用车资质审批,今后调整方向也未明确,这让走向量产的初创车企陷入尴尬。
中国汽车行业实行准入制,造车资质等同于“入场券”。2015年6月,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《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》,为纯电动乘用车开辟单一资质,意在降低投资门槛,鼓励社会资本进入,借助行业外力量引发“鲶鱼”效应。政策刺激下,社会资本投资热情高涨。汽车产业链内外数十家企业先后公布造车计划。
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,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、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。
¥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
限时优惠,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
责任编辑:安丽敏
版面编辑:张翔宇
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如有意愿转载,请发邮件至hello@caixin.com,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,方可转载。